1、化学成分等效成分控制。为了节约成本,制造商一般将镍的下限控制在8.0-8.2%。当cr/ni达到该值时,钢组织中出现铁素体,铁素体具有磁性;此时,经1050~1080℃固溶处理,铁素体可溶解于奥氏体中,无磁性。
2、冷加工硬化奥氏体不锈钢冷加工时,会产生变形马氏体,从而提高不锈钢的强度,变形马氏体具有磁性。固溶处理或退火可以消除形变马氏体,但会降低钢的强度。
如果要保持冷加工强度且磁性较弱或无磁性,可采用以下退磁方法:
1、根据相图原理,降低cr/ni值,增加ni、Mn含量。冷加工前,在保证表面质量的前提下,进行上限固溶处理,控制晶粒度为4级;冷加工后可降低磁性。
2、一般304冷加工后磁性较弱。在敲击或其他冲击后,奥氏体组织将转变为马氏体,然后产生磁性。可通过加热至1050℃然后用水淬火来去除磁性。